2018年《中国书法·书学》第一期
时间:2018年02月13日

 

 

 

 

 

 

聚  焦 

 

 

为总结《中国书法·书学》创刊两年来的工作成果和不足,寻求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刊特邀请了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单位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于2017年12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办了“《中国书法·书学》编辑工作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书法·书学》的办刊理念、板块与栏目设置、审稿制度、图文编排、选题策划等具体编辑工作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了《中国书法·书学》的创刊在推进当代书学研究纵深发展和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并对杂志的学术担当、跨学科交流以及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期许。本期“聚焦”特编发了研讨会专家发言纪要,与广大读者分享。我们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不懈努力,更上层楼。同时,也真诚地希望每一位关注《中国书法·书学》成长的读者朋友能为我们的发展建言献策,与我们一道共话当代书法学术理论研究的美好未来。

 

 

4  砥砺前行 共话未来——《中国书法·书学》编辑工作研讨会发言纪要

 

 

 

 

 

 

特  稿 

 

 

国学概念的提出、辨析及书法与国学的关系 

姜寿田

 

 

在历史上并无国学的概念。国学概念的提出与倡导是在二十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学强烈冲击,花果飘零之际,一批固守中国传统文化者,基于保教、保国的文化意识而提出的应对西方挑战的本土文化概念。国学亦即本土固有之学。当下倡导国学的意义是在现代性背景下返本开新,深化传统;穿越西方,回到中国,确立传统文化价值,追寻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与终极关怀。弘一法师曾有名言:要文艺以人传,而不要人以文艺传。儒家也强调“游于艺”,艺之上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这表明一个书法家的养成离不开国学或传统文化本身。

 

 

24  国学概念的提出、辨析及书法与国学的关系    姜寿田

 

 

 

 

 

 

学  人 

 

 

学人·黄惇 

 

 

黄惇,号风斋。1947年3月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扬州。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泠印社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及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原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获“全国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1993年获“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1999年获韩国“99’世界书艺全北双年展”大奖,2012年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著有《中国古代印论史》《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从杭州到大都——赵孟頫书法评传》《书法篆刻》《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中国印论类编》《风来堂集——黄惇书学文选》等。

 

 

30  书法史研究杂谈    黄惇

41  黄惇学术著述简表

 

 

 

 

 

 

专  题 

 

 

意象、审美与阐释:“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入选论文选编 

 

 

书法肇始于书写者之“意”,形成于纸笔之交互、生发,因阐释、表达之需,故付诸于语言文字,由此形成了中国书法独特的尚“意”思维,以及受此影响下的审美意趣和书论语言现象。在“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入选论文中,杨晓萍、孟庆星、丘新巧等作者的文章选题便与书法之“意象”紧密关联,李毅华等作者的文章从书论语言的角度比较古今书论不同的语言形式背后的思维模式,都为我们从形而上的层面把握书法艺术提供参考。本刊特遴选摘编,以飨读者。

 

44  古代书法意象理论钩沉及其内涵解读    杨晓萍

49  隐喻类推与书法意象的生成    孟庆星

55  “巧”“拙”之辩——论书法中的“巧”与“拙”    李梦媛

60  书论的语言形式及其思维模式    李毅华 李雪明

64  论“意”:话语结构中的位置及其变异    丘新巧

69  书与道——唐宋书法思想演变的一条线索    谢友国

75  唐代书学的两种哲学诠释定向    向净卿

80  浅析庾肩吾《书品》美学思想    李承臻

 

 

 

 

 

“碑学与当代书法审美”专题 

 

 

在本期所刊出的王镛先生访谈文章中,我们的设问包括怎样评价清代书法的整体成就、清代书法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如何、碑学书风得以兴起的关纽何在以及当代书家应具备何种传统视野等问题。王镛先生关于这些问题的解读,充分体现了一位当代书家对书法传统的深刻理解,对书法艺术的高度自觉,以及对书法创新问题的深入思考。本期推出的另外两篇论文来自两位青年学者。徐东树的论文《平民文化转向与碑学兴起》,从艺术社会史的角度,指出了碑学的兴起及发展与社会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并对平民化思潮与碑学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有价值的探讨;滕琪的论文《“南北殊派本代兴”——何绍基碑学书论中的苏、黄影响》则以诗学方法,较为完整地梳理了何绍基对宋代金石学兴起之际苏轼、黄庭坚等人书学观点的回应,从而揭示了清代碑学对宋代金石学的继承关系。王国维有言,宋人的金石学研究“赏鉴之趣味与研究之趣味,思古之情与求新之念,互相错综。此种精神于当时之代表人物苏轼、沈括、黄庭坚、黄伯思诸人著述中,在在可以遇之”,此文提供了颇多证据。这些足见清人关于碑学的审美概念,有所自来。

 

 

84  多维视野下的碑学    胡抗美

86  当今书法发展的潜力是碑帖融合——“碑学与当代书法审美”王镛访谈录    本刊记者

94  平民文化转向与碑学兴起    徐东树

99  “南北殊派本代兴”——何绍基碑学书论中的苏、黄影响    滕琪

 

 

 


 


 

理  论 


 

 

美  学 

 

106  试论中国传统书法品评的通感手法及其审美功能    张坚

 

 

 

技法研究 

 

111  论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的书学思想    毛全周

 

 

 

书法创作研究 

 

115  论小篆临摹与创作    石松

 

 

 

观  点 

 

119  秦汉文字改制及其书法意义    吴红松

122  中国书法与西方抽象绘画关系之一瞥——从梅洛·庞蒂对现代绘画“线条”的分析说起    张晓东

 

 

多学科研究 

 

124  诠释限度、诠释偏见与诠释偏离——中国书法诠释的三个问题    兰浩

129  东汉至晚唐书论语言研究综述    吴士田 詹绪左

 

 

 

教  育 

 

 

“第二届江苏省中小学书法教育论坛”专题 

 

 

第二届江苏省中小学书法教育论坛于2017年11月9日至10日在常州召开。本次论坛活动由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共同主办,论坛围绕“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主题,研究、探讨在新时期如何深入推进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为配合本次论坛活动,自2017年5月起,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联合组织开展了“第二届中小学书法教育论文竞赛”活动,经评委会认真评审,淮安市实验小学朱俊的《书法教学:为了文化的传承》等127篇论文获奖。本刊特选发王湛、孙晓云、丁晓昌、马斌在论坛上的发言,以飨读者。

 

 

135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充分发挥书法课程的育人功能    王湛

137  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民族智慧    孙晓云

139  中小学书法教学内容摭谈    丁晓昌

143  新时代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历史使命    马斌

 

 

 

 

 

 

史  学 

 

 

书法史研究 

 

146  汉代书法史料中的误读与引申——以史料词语分析为例    吕盈池

 

 

钩  沉 

 

150  元儒汪泽民佚文辑存与生平交游考    都刘平

 

 

 

鉴  藏 

 

158  赏玩与鉴裁——清初孙承泽法书碑帖鉴定方法论探赜    李永

 

 

 

古代书家研究 

 

162  史陵及其书事考述    赵辉

166  李东阳书法探析    司马周 单昆军

172  对米芾“颠狂”性格和偏激言论的再辨析    辛魁鹏

176  文徵明的小楷书风及其书写情境研究    蔡春旭

192  文徵明小楷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