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入选论文作者名单
时间:2017年11月30日

20171118日,亚洲365bet日博发布了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评审入选论文公示名单。公示期间,中国书协未收到涉及入选论文存在抄袭、剽窃、代笔等问题的举报。公示期结束后,按照《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征稿启事》相关规定,中国书协按一定比例抽取部分论文作者赴京参加面试。经过面试评委的严格考察,参加面试的相关论文作者,全部通过答辩考核。现将入选论文作者名单正式公布。

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定于20171214日至16日在上海举行。研讨会期间,中国书协将邀请业界知名专家举办学术专场讲座,邀请部分入选作者到会宣读论文,邀请部分评委参会和作者交流。欢迎广大学界同仁关注、积极参与!

 

亚洲365bet日博

20171130

附:

 

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入选作者论文名单

(以姓氏笔画排列)

 

王仁海

山东

论《宝贤堂集古法帖》在明代书法转型中的重大意义

王军领

重庆

从“形式至上”走向“文质兼美”——新形势下书法创作的回归与精品意识崛起

王益伟

北京

从《四库全书总目》看乾隆时期官方书法观

 

重庆

《说文解字》与清代篆书规范

元国霞

浙江

民国章草书实用推广失败原因探析

毛万宝

浙江

兰亭学:从学科定位到学科构建

公丕普

安徽

“断代史”、“通史”和“传记”:三种清代碑学理论话语的演变路径

 

福建

论高校境外生的书法教育及其数字课程建设

田振宇

上海

墨林遗珍——《澹虑堂墨刻》中保存的明代嘉兴项氏刻帖考

丘新巧

上海

论“意”:话语结构中的位置及其变异

白昕霞

北京

从《秘书监志》管窥元初内府法书收藏与管理

 

北京

西方学术界有关中国书法跨学科研究进展及知识图谱分析:基于现代文献学的视角

成联方

云南

从政治哲学转向艺术审美:沈曾植上海时期书法思想的理学化特征

 

重庆

文献话语建构下书法形象的背离与契合——以蔡襄书法观与宋人品评蔡书的比照为视角

朱燕楠

上海

“古意”的挪移与再释:王世贞书法集册的编纂与吴门书史的建构

 

上海

《王居士砖塔铭》拓本汇考

向净卿

北京

唐代书学的两种哲学诠释定向

 

重庆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下中国书法关注度研究

刘元堂

江苏

从米宪书法论及南宋版刻行草书

刘东芹

江苏

论宋高宗的三次书学转向

刘立士

湖北

自然观念与隋唐书法理论的建构

刘思凯

陕西

当代书法与人文精神机制同构相生的文化反思

刘浩川

北京

新见“第一”宋拓唐摹《十七帖》考论——故宫博物院“李日华藏本”

刘家俊

四川

儒学观念下的洪亮吉书法研究

闫章虎

吉林

论虞世南的“功业”——兼论观察初唐书法史的“南朝化”视角

许春光

北京

王珣何以播远:王珣与《伯远帖》“经典化”建构过程研究

苏世英

浙江

北宋敕制碑志翰林书手探赜

 

重庆

刍议唐代文学与书法变革的内在关系——从唐太宗《陆机传论》与《王羲之传论》说起

杜纶渭

北京

文献与文本之间:“蔡邕授于神人”的文本生成与嘉靖本《法书要录》版本源流考

李文婷

广东

米芾审美理想中的“晋人格”

 

广东

“兰亭癖者”——清初孙承泽的《定武兰亭》鉴藏与研究

李承臻

山东

浅析庾肩吾《书品》美学思想

李梦媛

江苏

巧拙之辩——论书法中的巧与拙

 

江苏

浙江海宁陈氏家族刻帖考

李毅华
李雪明

山西

书论的语言形式及其思维模式

杨二斌

山西

经学背景下东汉“铭石书”的兴起及其相关问题考论

 

福建

从题跋书法批评文献看清代帖学观及碑帖分期

杨明刚

北京

律美:古典书学范畴的再发掘

 

上海

当代书法批评:文化转向与批评反思

杨晓萍

陕西

古代书法意象理论钩沉及其内涵解读

吴坤培

海南

刘熙载书法篆刻活动新证

吴福诚

福建

张怀瓘《书断》若干问题辨正

 

江西

晚清“宋诗运动”与黄庭坚书法之境遇

张万兴

北京

书艺与资治:康熙帝学书沈荃考议——新发现、新整理的清代档案、文集用于书史研究的初步探索

张红军

北京

碑学话语:康有为与晚清京师精英文人的艺术圈

 

辽宁

复古先声:元初北方书学研究——以元初馆阁文人群体为视角

张学津

上海

试论近代报刊对海上篆刻的影响

张荣国

上海

相互生发——北宋王诜的书法鉴藏与创作

陈国成

重庆

清代中晚期金石鉴藏活动中的多样诉求——以陈介祺为代表的群体行为分析

陈国明

福建

赵之谦江西时期与魏锡曾及董沛交谊考略——以北京图书馆藏赵之谦致魏锡曾、董沛九札真伪考辩为中心

陈锴生

广东

苏轼《新岁展庆帖》印鉴及版本考释

林一平

浙江

模块化:中小学书法教学设计的路径选择

周松玉

浙江

论“作真如草”

郑长安

江苏

民国帖学书法重镇白蕉的书学思想研究——兼论其对当代帖学发展的启示

孟庆星

湖北

隐喻类推与书法意象的生成

赵广青

澳门

右军书《黄庭经》及其流变

赵利光

北京

奎章阁学士院与元中后期馆阁新风

 

北京

艺术与实用:民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境遇

胡迪军

浙江

虞昶和阎玄道——两位唐高宗朝写经使

 

河北

北齐邺畿刻经碑考

 

云南

“贵本色”、“贱相色”晚明书家的学古意识——以对怀素书风的认识与接受为例

禹中秋

北京

关捩:从隋代写经题记中看隋代经生及其组织形式

 

北京

杨子休官日日闲——杨维桢笔墨生涯的两个十一年

郭振宇

江苏

从傅山到阮元——基于碑学肇兴下的“《淳化阁帖》观”考察

海玉豪

辽宁

从日本藏《飞鸿堂印谱》窥探日本江户时期印坛对中国篆刻的接受

黄修珠

河南

《宣和书谱》之“吴通玄”辨证及相关问题

 

陕西

艺术的变革——现代中国书法“观念”的转变与“形式”的突显

崔树强

上海

论中国书法审美观念的生成

梁达涛

广东

项穆生卒年新考

 

江苏

元人对碑帖的收藏与元人刻帖

谢友国

湖南

书与道——唐宋书法思想演变的一条线索

谢蓉蓉
宋玉超

吉林

陈继儒与《晚香堂苏帖》

靳慧慧

江苏

“趋时不知古,侵侵陷于时俗”——试析赵宧光“惟古是遵”的书法批评观念

 

北京

“藏”与“鉴”的交汇——翁同龢的书法收藏及鉴藏观念

颜以琳

河南

-唐陈郡殷氏书风渊源与家学传承